2018年3月29日,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(2018-2035年)》面向社會公示並征求意見的消息傳出後,公眾輿論沸騰瞭。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一詞再次刷屏,成為全城熱議的焦點話題。

傳統動能如何轉舊為新,新經濟怎樣聚木成林?濟南先行先試!

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有如此高的關註度,正是因為它被賦予瞭極其重要的定位。按照國務院批復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,濟南將實施北跨東延、攜河發展,在黃河沿岸高起點、高標準、高水平規劃建設國傢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。其發展定位被明確為: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,貫徹落實新時代發展理念的標桿;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,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。

1948年,革命先烈經過浴血奮戰解放瞭濟南城。70年後的今天,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場新時代的新舊動能轉換 濟南戰役 。站在全國看新舊動能轉換,山東是試驗區;站在山東看新舊動能轉換,濟南要為全省闖出路子。本報從今天起開辟 聚焦高質量發展 聚力新舊動能轉換 專欄,聚焦我市新舊動能轉換的探索與實踐,為打贏新時代的新舊動能轉換 濟南戰役 出謀劃策、鼓勁加油。

改變,是中國的回答!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,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已經起跑。在這場規模宏大的動能轉換 變奏曲 中,濟南承擔著先行先試的光榮使命。如果濟南能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一條新路子,不僅可以加快推動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,還將為全省乃至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實踐提供有益的示范和借鑒。

編者按

建設更優美的人居環境、更便捷的交通聯系、更優質的公共服務、更優良的創業氛圍 與傳統的新區發展相比,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發展模式顯然是不盡相同的。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,2017年,人類用瞭7個月消耗瞭地球全年可再生的資源總和 如果世界不改變,我們需要1.5個地球才能容納全部人口;如果中國的經濟模式不改變,要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,我們需要2.2個中國。

新 發展模式

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給城市規模帶來的利好,不僅體現在人氣的提升,更重要的還在於空間的拓展。翻開濟南市的地圖不難發現,因受制於南部的大山、北部的黃河,東西帶狀發展的特征明顯。早在2003年濟南就確柚木實木餐桌|柚木實木餐桌推薦定瞭 東拓、西進、南控、北跨、中疏 的城市發展方案。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內,東拓西進成績斐然,北跨卻因各種因素的制約進展不溫不火。2018年1月,濟南市以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再次明確瞭 北跨 戰略,提出將舉全市之力推進先行區建設攻堅,以中疏支持北跨,以北跨帶動中疏,開啟瞭先行區建設 元年 。

新 空間格局

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強調,將堅持 生態保護、綠色發展 理念,以產、城、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為總體思路。按照我省要求,先行區3年內不進行土地商業開發,通過組建濟南先行投資有限公司,引入社會資本,滿足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。先行區探索實施的是一種綠色智慧的發展新理念、新模式,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的套路 按圖索驥 地去投資發展,反倒闖不出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新路子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公佈的總體規劃草案將先行區建設劃分為四個階段,遠景規劃至2050年,這也意味著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建設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不會一蹴而就。所以,先行區帶來的投資機會也不會隻在某個領域曇花一現,更多的發展機遇將出現在與其內生發展動力相契合的事件中。

城市人口決定著一個城市的規模。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提出,到2035年,先行區城鎮人口計劃為300萬人;2050年,先行區城鎮人口達到335萬人。豐富的人力資源將為先行區持續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。

根據規劃,先行區總面積1030平方公裡,涉及五區(縣)、21個街道。空間結構上將規劃形成 一軸兩廊、一體兩翼 的城鄉空間格局。其中, 一軸 為泉城特色風貌軸; 兩廊 為沿黃河北岸形成帶狀組團分佈的科創走廊和特色小(城)鎮走廊; 一體 即先行區主體,由大橋組團、桑梓店組團、崔寨組團、特色小(城)鎮構成。

如果濟南市的主城區跨越黃河,將黃河變為城中河,就可以解決城市發展空間受限、土地不足的難題,紓解濟南東西長、南北短的不合理空間格局。以先行區建設作為 北跨 戰略的橋頭堡,拉開 一主、兩副、五次、四衛 的城市發展框架,同步推進國傢戰略佈局產業升級,從 大明湖時代 邁向 黃河時代 的濟南未來可期。

新 城市未實木家具工廠|實木家具工廠宜蘭

2018年1月3日,國務院批準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,這是十九大後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傢發展戰略,也是全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。

山東既具有發達地區領先發展的優勢和基礎,也面臨資源型、重化型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難題和困惑,是中國經濟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縮影。站在全國看新舊動能轉換,山東是試驗區;站在山東看新舊動能轉換,濟南要為全省闖出路子。既然定位先行區,那就沒有經驗可循,一切需要濟南自己去開拓、去嘗試,先行先試闖出一條可供復制、借鑒的道路。

濟南會 闖 出一條怎樣的路子?正在公示的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已經給出瞭大致的方向:先行區將從產業培育提升、城市空間拓展、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全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,力爭成為改革開放先行區、創新引領先導區、 四新經濟 新高地、城市治理試驗區;同時,借助先行區的規劃建設,濟南也將加快動能轉換,實現從趕超型城市向引領型城市轉變,讓城市發展從 大明湖時代 邁向 黃河時代 。

創新、智慧、綠色和改革開放,是先行區著力 先行 的四個方面。先行在創新,體現在集聚集約創新要素資源,發展高端高效新興產業;先行在智慧,體現在對無人駕駛、光伏路面等新科技的積極應用和對新業態的培育;先行在綠色,體現在山水林田城 生命共同體 ,富有時空彈性、有機生長的城鄉一體化佈局;先行在改革開放,體現在 產城融合 、 五小尺度 等思想觀念的突破上,在 大部制、扁平化、聘任制 、 全員KPI考核 的體制機制創新上,在努力營造的 審批事項最少、辦事效率最高、發展服務最優、行政收費最少的發展環境 上。

2017年12月1日,濟南人盼瞭12年的穿黃隧道正式動工,同年12月底,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開工,標志著濟南 十二橋一隧 的過河通道佈局雛形已現。2017年12月12日,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和鋼研大慧投資有限公司、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三方舉行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》簽約儀式,三方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約定,依托先行區建設集 氫能源科技園 、 氫能源產業園 、 氫能源會展商務區 三位一體的 中國氫谷 。1月18日,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與山東地礦集團簽訂 山東地礦集團黃河新動能產業基地 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。據合作協議,山東地礦集團擬整合集團及各權屬企業資源,在先行區籌建功能齊全、運轉高效、產業集中的千億級項目 山東地礦集團黃河新動能產業基地。未來的先行區,一二三產業都會有,而且對傳統產業不搞 一刀切 ,隻要滿足環保等各方面需求便可以在適當區域落地發展。另外,先行區還積極引進企業總部和科研總部,打造與CBD遙相呼應的CID(科創中心),目前已與數傢單位簽訂總部落戶協議。

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,不僅難有出路,還會坐失良機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這句話,是警醒,更充滿對深化改革、緊抓機遇的殷切期盼。新舊動能轉換,是經濟結構向高級階段進階必須翻過的一座高山,是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躍遷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。爬過這座山、邁過這道坎,先行先試、敢闖敢幹,才能迎來一片坦途。

原標題:傳統動能如何轉舊為新,新經濟怎樣聚木成林?濟南先行先試!

值班主任:顏實木餐桌工廠|實木餐桌訂製工廠
arrow
arrow

    thappeetg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